全国预防接种日: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有麻疹、小儿麻痹症等。这些病都比较严重,一旦染上,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的还会威胁生命,或留下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造成负担。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要是宣传贯彻《疫苗管理法》,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理解,加强疫苗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宣传,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屏障"作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给宝宝打预防针呢?
1.因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百白破、小儿麻痹糖丸等,必须注射三次完成基础免疫、乙肝疫苗完成三次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2.随着宝宝的长大,身体内原有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3.儿童入托、入园、入学要凭有效免疫接种证。由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是儿童集中的场所,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有群体免疫力。
因此,儿童要凭有效的免疫接种证才能入托、入园和入学。儿童的免疫接种证是证明儿童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了预防接种,对一些传染病已有了免疫力,即使这类传染病出现了,也不易被传染,因为形成了群体免疫屏障,不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宝宝的免疫接种证应妥善保存。
接种前做好5项准备
一、查看孩子预防接种证,确定推迟或遗漏了哪些疫苗或近期有计划接种的疫苗
二、如有疑问,通过电话或网络的方式咨询接种门诊医务人员
三、关注当地接种门诊工作安排动态
四、预约后接诊。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前,与医生沟通孩子健康情况,根据当地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五、减少受种者的陪同人数,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